南宫28rattachmentsimage202220221219

发布时间:2024-08-03 05:50:15    浏览:

[返回]

  ng28走进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清晖路的清晖园,领略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岭南园林建筑的风采,让忙碌的脚步停下来,让烦躁的心宁静下来,这是我们和清晖园相遇的小确幸。

  明天启元年(1621年),礼部尚书、大学士黄士俊在顺德城南门外的凤山脚下修建了黄家祠和天章阁、灵阿之阁。后黄家衰落,庭院荒废。清乾隆年间,大良进士龙应时购得旧址,修葺扩建,植花莳草,渐成规模。清嘉庆十年(1805年),龙应时的儿子、大良进士龙廷槐在原基础上建小方园。嘉庆五年(1800年)龙廷槐辞官南归,进一步建设小方园以奉母。清嘉庆十一年(1806年),龙廷槐之子龙元任扩建,称“清晖园”,请同榜进士、江苏书法家李兆洛题写园名。后龙廷槐的侄子龙元僖扩建龙太常花园、楚芗园,几经周折转手,龙太常花园后来改称“广大园”。抗日战争期间南宫28,龙氏家人避居海外南宫28,庭院日趋残破。

  1959年后,广东省人民政府拨款修复,将楚芗园、广大园、介眉堂、竞勤堂合并,统称“清晖园”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,顺德市委、市政府对清晖园进行再度兴工扩建,扩复旧制,增加了凤来峰、读云轩、留芬阁、沐英涧、红蕖书屋等多处建筑景点,面积由 6600多平方米扩大到9795平方米。二十世纪末,顺德市政府再度扩建清晖园,面积增至22500平方米。2013年,国务院核定公布清晖园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悠悠岁月,历史长河,一座建筑所蕴含的历史信息,让人品读,让人在历史的天空中感悟人情世故,体味变化沧桑。清晖园的建筑是供游人揽胜的空间,清晖园的故事则是游客咀嚼历史的载体。

  清晖园雅致古朴,大园包小园,尽显岭南庭院的精髓与江南园林的特色。清晖园的三大块大体为:由原正门进入的东南角区,中部的旧园区,西北部近年兴建的新园区。区域间虽有分隔,但却以游廊、甬道以及各式小门相互勾连,融为一体,形成前疏后密,前低后高的独特布局,但疏而不空,密而不塞,建筑造型轻巧灵活,开敞通透。园林空间组合都是通过各种小空间来衬托突出庭院中的水庭大空间,造园的重点围绕着水亭。

  在花木配置方面,园内花卉果木逾百种,除了岭南园林常用的果树,还栽种了苏杭园林特有的紫竹、枸骨、紫藤、五针松、金钱松、七瓜枫、羽毛枫等,并从山东等地搜集了龙顺枣、龙瓜槐等北方树种,其中银杏、沙柳、紫藤、龙眼、水松等古木树龄已百年有余。

  清晖园有着鲜明的岭南水乡特色。园中有宽阔的池塘,有狭长的河溪状的池塘,有大型或中小型的人工瀑布,有湖石群中不断喷涌的泉水,池塘中种植了睡莲和荷花。装饰多用岭南的花木瓜果,如香蕉、菠萝、杨桃作图案,以灰雕、木刻、蚀刻玻璃等形式呈现。

  清晖园体现鲜明的地方风格。园林凝固了岭南风情,宅院、天井、镬耳墙、趟栊门南宫28、满洲窗,与古色古香的楼阁亭榭交相掩映,浓缩了岭南的乡土情怀,描绘出一纸典雅的岭南风情画。

  清晖园的主体建筑是船厅,是仿照珠江画舫“紫洞艇”建筑的两层船式楼舫。船厅与惜阴书屋、真砚斋南楼组成建筑群,借带廊旱桥连通,曲折的通道两侧饰以水波纹。船厅各处饰以翠竹、芭蕉、蜗牛、波纹等雕刻,上下迂回的楼道,犹如登船的跳板。楼前有清池,池畔有百年紫藤,绕古沙柳树而上。船厅前有两口池塘,似将楼船浮在水中,船尾有丫环楼,船头栽有一株沙柳,柳边有一紫藤。船厅后边,还有一株白木棉树,以其花淡黄近白而称奇,另有一棵单株结果的百年银杏。与船厅跰足而建的惜荫书屋和真砚斋,原本是供家族公子、小姐们读书的场所。澄漪亭与船厅互为对景,可平视房舍亭院,以及东岸花亭,还可近望远眺玉堂春以及千年活化石——银杏树。澄漪亭名为亭,实际上采用的是典型的水榭做法,临水架起平台,平台部分架在岸上,部分伸入水中,平台上建有长方形的单体建筑,临水一面是常用落地门窗,开敞通透。观者既可在室内观景,也可到平台上游憩眺望。

  清晖园凝固了一卷历史时光,汇聚了一种艺术风格,缩写了一段风土情怀,郭沫若在1965年南下赏游至清晖园,写诗道:“弹指经过廿五年 ,人来重到凤凰园 。蔷薇馥郁红逾火,芒果茏葱碧入天。千顷鱼塘千顷蔗,万家桑土万家弦。缘何篁竹犹垂泪?为喜乾坤已转旋。”不同时代,同样的思绪,与清晖园相遇,遇见历史,遇见浓郁的岭南风情,遇见过去与现在延绵不断的文脉。

搜索